【读书视频】论语:学而

第一句,叫作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这是开篇第一句《学而篇》。“学而时习之”是什么呢?其实就是你学习了以后,你需要不断地练习。我们总有很多人学东西,学完以后就着急,说怎么还没学会,为什么这个知识对我来讲没有用。因为学了之后还要习,这里边就联系到我们曾经讲过的一本书叫《刻意练习》。你知道了一个东西能做,你也知道了这个中间的过程。

但是它能不能够成为你自身的一种自动的反应?当我们说一个人真正学会了一个东西的时候,他甚至不需要经过大脑里边的系统二的思考,他系统一就已经做了。核心就来自于大量的练习。所以“学而时习之”就是自修,“有朋自远方来”就是共修。然后“修”的目标是什么呢?最后能够达成“人不知而不愠”这样的一个高的境界。孔子对于人知不知道自己还是蛮在意的。所以你看他后边经常提到说,别人不知道你,你该怎么办?

不被人知道的这种痛苦叫(不被)感同身受,从古至今每个人都会有。那我们要想达到“人不知而不愠”的境界,别人就算不知道我们,我们也不会不高兴,我们也依然可以平静地对待,那你就需要自修和共修一块儿来努力。所以“学而时习之”,我们能够看到《刻意练习》的影子;“有朋自远方来”,我们可以看到《他人的力量》。

你得知道说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,不能够只借助自己一个人拼命地努力。你需要找到其他人,给你带来刺激,给你带来外在的信息。这样你们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,这个叫作第四种人际关系。所以《论语》用这句话,做孔子整个理论的开篇是有道理的。就是告诉我们后边,你要面临的是一个艰苦的求学过程。求学过程光读书,光背过记住这些话是不行的。你需要练习,你还需要跟别人互动。所以自修共修一起,最终我们达成的人格境界——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我能够淡定地处理身边的这种毁誉——这就是我们说学《论语》的目标,这是第一句话,也是我认为《论语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。

接下来,我选择第二句话是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。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贡有一天就问孔子,一个人贫穷但是不谄媚,富有但是不骄慢,您觉得这个状态怎么样?孔子说,“可以,不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”。

你把孔子的回答一对照,你就能够看出来两个人境界的差别了。孔子说可以,但是不如什么呢?不如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然后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
赐是谁呢?赐就是端木赐。端木赐就是子贡的名字。所以这是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。大家知道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人,儒商的代表。所以子贡问孔子的话,说一个人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”,您觉得这种状态怎么样?

大家都能看出来,这是子贡的“自道”。他觉得你看我就能够做到“富而无骄”,我虽然有钱了。但是我不骄慢。那贫穷的人能够不谄媚,您觉得这种状态,算不算是达到了仁的境界呢?孔子说可以了。这种人算不错,“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”。也有人会在“乐”后面加个“道”,叫“贫而乐道”,也有的版本里边没有这个“道”。为什么一个人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”在孔子看来更好呢?你就能够看出来,这就是梁漱溟先生讲孔子的一个特点,叫作不找。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”,这里边有一股力量。你得摁着自己,你得经常提醒自己,控制自己,说我不要骄慢,或者我不要谄媚。你其实心中是有一股这种较劲的感觉,这并不是你本质的感受。

而孔子说“贫而乐”,一个人贫穷的时候为什么非得无谄呢?就不会想到有谄没谄这样的事,你就不会想到要谄媚谁这个问题。因为我贫穷的时候,我一样可以很快乐。孔子的快乐不来自于外在的钱,不来自于地位,不来自于说今天有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银子。他只要生活着,他就能够感受到快乐。这种感受到快乐的力量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,而不是外部的条件强加于我们的。

所以孔子的境界肯定是要高过一筹的,他不再为外物所役了。然后“富而好礼”也是一样,一个人富有了以后,你说我要控制着我自己不要骄慢,那说明你心中有一个动力去骄慢。子贡是有一股力量在控制自己在找,这是修炼中,而孔子是没有这股力量。他已经活活泼泼地生活在他的境界当中,不需要痛苦,不需要跟自己较劲。不找,这个状态就对了。这种对的状态就是中庸之道。所以这句话在我看来,是能够看出孔子人生境界的一句话,我把它选进来。

子贡说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,未若贫而乐道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然后子贡后边说什么呢?说《诗经》上面讲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,其斯之谓与”,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呢?切磋琢磨都是对玉石的打磨的过程。我们每一个人修炼的过程当中,是不是就要像打磨一块玉石一样,去切磋琢磨呢?

然后孔子很高兴,孔子很少夸子贡。每次对子贡,都是有点小打击在里边。但这次孔子是夸他说:“赐也”,就是端木赐,“始可与言《诗》也”,现在我可以跟你谈《诗》了。因为要谈《诗经》这种事,是需要有文化的。“告诸往而知来者”,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。给你说了一件事,你能知道怎么样应对,并且能够联想到《诗经》上是怎么说的,你是一个有进步的人。

第三句我选择的是《为政》篇的第一章,就是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。这句话在我们过去读的时候,就觉得你看他的原意是什么?说为政要用德性,用德行来为政怎么做呢?就好像北极星一样,“譬如北辰,居其所”,古人认为北极星在那个地方待着,它是不动的,然后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转。你把你的位子定好了,其他的人就自然各归其位,这个事就运转起来了。

以前你这样理解就结束了。但是当我们讲完了类似于《复杂》这样的书以后,你就能够感受得到,这个领导力的境界真的好高。我们很多领导做事特别喜欢“有为”。有为什么呢?这事我要插手,那事我要发表意见,那个事我觉得应该怎么做。所以一个公司里边,如果这个领导什么都管,从上到下,到处都要发表意见,那你想员工的状态是什么呢?

员工肯定就变成说,大事小事都向你请教了,你都需要签字,你不签字你要骂人,所以就都让你看。这时候你会变得特别忙,你变得特别忙,你就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任何一件事情。所以你在每一件事情上,其实都是拍脑袋决定。然后底下的员工,做任何事不需要动脑子。因为老板都要做,所以都来跑来问你。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是这个公司里边,最没有容错率的人,容错率很低。

但是你把所有的错误全犯了,这个公司就会越做越惨淡,越做越累,越做越糟糕。因为为政可不是小事啊,是很大的事。当事那么多的时候,你怎么可能所有的事都能够做得好呢?所以孔子所说的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是复杂体系的反应。简单体系需要的是不断地控制,就像你造一部汽车,汽车要想能够运转得好,一定是每个零件,每一个传动都要精确。所以你只需要挑毛病,把车全部搞定,这车就没问题了。因为汽车虽然零件多,但它属于简单体系,就是它因果关系特别明确。

但是假如你是在运转社会,你是在运转一家几百人、上千人的公司,你是在掌控一个学校,你让这些孩子成长,这里边的因果关系是非常不清楚的,会有大量的意外,会有大量你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。而我们如果还是用机械化的思维,还是用我们能够尽量去掌控每一个细节的想法去做这些事情的话,导致的结果是团队的活力下降,人们没有劲干活。

所以你看华为有一句话,我觉得非常有意思,说“方向大致正确,团队充满活力”。你想想看哪个领导人敢说自己的方向肯定对,我的方向肯定没问题,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。所以我们要保证方向大致正确,我们总体的方向大概是这个方向,随时可以调整,有错误可以改,但是团队充满活力。就是自下而上的每一个人,都在动脑子都在思考,而不是说遇到任何问题走流程,遇到任何问题让领导签字,然后把官司一直打到大老板那儿结束。这时候就是只有大老板一个人,承担所有的结果。

但是底下的人没有任何的创意,没有责任,没有自己的思想。你雇一个不带思想来工作的人,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。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来孔子的领导力就在这句话上体现了,叫作“子曰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。大家都觉得儒家和道家有很多说法不一样,但在这件事上老子跟孔子是一样的。老子追求无为而治,治大国若烹小鲜。为什么?烹小鲜就是那小鱼。你做小鱼的时候你不能翻,你翻来翻去那小鱼就全烂了,就别折腾呗。这是我选的第三句。

第四句同样是在《为政篇》,“子曰:君子不器”。这句话虽然很短,是一个小小的成语。但是它为什么这么重要,这就是我们整个做樊登读书的一个发心。我们的价值观“君子不器”,就是人不能够被物化,人最后不能够变成一个东西。

我们讲过一本书叫《跨越式成长》。《跨越式成长》就告诉我们说,你做了一辈子的会计了。但是等你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,你依然有机会能够发展出一个新的能力来。你可以去努力地做个画家,你可以去学习做个医生,你可以想要玩音乐你可以去玩音乐。甚至你可以做一个崭新的工作,跟过去完全不一样都可以。

孔夫子认为,人不能够被物质所限制,我不能成为一个“东西”。孔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老师,孔子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官僚,孔子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写书的人。他说自己“述而不作”,只是把前人的转述一下而已。所以对他来讲,你没法定义他,甚至孔子射箭射得很好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都很好,而且还学《周易》。他能学的东西他都尽量地学,因为“君子不器”。

所以我们讲《跨越式成长》、《未来学校》,就是告诉我们说教育不是要把人从一个模子里边倒出来一样,而是要开发这个人内在的潜力,让这个人有动力去探索自己生命的各种可能性。这就是这句话重要的地方。“君子不器”——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,我相信这句话都会给你带来影响。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,绝对不是一个物化的人格。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知道“君子不器”,你随时随地都有改变的可能。

第五句话叫作“王孙贾问曰:‘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’,何谓也?”这王孙贾是谁呢?是卫国的一个大臣。然后孔子有一段时间周游列国,去到了卫国。然后卫国当时的情况是“子见南子,子路不悦”,就是南子长得很漂亮,但是名声不太好。但是南子当时,掌握着朝廷上的很多权力。

所以王孙贾有一天跑来问孔子,说什么呢?“‘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’,何谓也?”他表面上看起来是向子请教,说,“与其媚于奥”,“奥”是什么呢?“奥”是一个屋子的主神。中国过去不是无神论,中国是多神论。就是一个家里边到处都有神,主神叫作奥神。然后“宁媚于灶”,你还不如去取悦灶神,“媚”就是取悦,你向谁求祷呢?你整天向屋子的主神求祷,还不如去贿赂灶王爷,灶王爷上天言好事,下地降吉祥。

所以他就请教孔子,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一听就明白了。孔子说“不然”,说这话不对。为什么?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”,如果你所做的事获罪于天,你做的事根本就不对,你是违反天命的,你向谁祈祷都没用。这里边暗含的含义是什么?王孙贾其实是来提醒孔子。你整天跟卫灵公打交道,卫灵公什么人?“奥”,就是国家的主神。你整天希望说服卫灵公,你希望让他来支持你,他现在都不当权。真正当权的是南子这样的人,是老婆当政,这是灶神。你应该多做下边人的工作,这样才有利于你推行你的想法。你看是教他歪门邪道,教他办事的方法。

然后孔子说,不对,说这事不对,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”。孔子认为名正言顺是很重要的。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礼乐不兴”,这等等一系列的推理过程。孔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秩序,一种叫自然规律,一种叫社会规律。王孙贾所说的东西,可能是社会规律。就是在这儿谁说了算我向谁贿赂,我能够怎么样,看起来你能够短期之内获得收益。

但是孔子认为真正长期起到作用的一定是自然规律。一个农民在种地的时候,他是不敢骗老天爷的。他不敢拿着种子假装一撒,说我撒了,假装撒过了,然后等着明年收获,这不可能,你不种肯定不会长。而且你在种的过程当中下的力气不够,你的粮食打下来也不会多。这就是自然法则。所以所有的事情短期之内看,可能社会规则起作用。

但是长期看一定是自然规则去做的,这就是孔子所说的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”。如果你去做这样歪门邪道的事,你从下边去贿赂,去搞定这些人。然后想办法来达到一些目的的话,真的受到上天惩罚的时候无所祷也,你跟谁求告都没有用。

我们讲过一本书,叫作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。哈佛大学的教授得了癌症以后,在临终前给所有的学生讲了这么一堂课。然后把这堂课的内容变成了这本书。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,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一件都不要做。

他是一个商业的教授,他是哈佛商学院最有名的教授。但是他说违反法律,和道德的事情不要做,那难道不能够获得短期的好处吗?长期一定会受到损害,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后的经验。所以王孙贾问曰:“‘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’,何谓也?子曰:“不然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”要尊重自然法则,而不是被社会规则所带走。

接下来第六句,我选出来的第六句“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段。”子入太庙每事问。或曰:“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?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子闻之,曰:“是礼也。”就是孔子很年轻就被鲁公看中。然后就让他去做这种,跟祭祀有关的工作。他进到太庙里边以后,每件事他都问,这个东西是什么?这个东西怎么用,那个礼仪应该怎么做。全都要问清楚。

然后旁边的人“或曰”,什么叫或曰呢?就是有人说不知道这人谁。反正有一个人就说“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也”。孔子是鄹人之子,他爸爸生活在鄹地。所以谁说那个鄹人的儿子知礼呢?咱们让他来负责礼仪的事,他什么都不知道,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,进到太庙里边以后什么事他都要问,看来什么都不懂。

然后有人就把这个话告诉孔子。孔子说,“是礼也”,说这就是礼呀。我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,这件事本身就是礼。孔子认为如果你进入太庙,你知道你接受了这么重大的一个责任,你代表国家要去行使祭祀的这些礼仪。就算你以前都学过,就算你知道很多这其中的规矩,你也应该一点点地调研,一点点地了解。然后你才能够把这个事做好,这个代表着你诚敬的态度,这叫作“是礼也”。而孔子并没有生气,去追着人说给人解释,不需要。我就告诉你这个东西就是礼,就应该这样做。

这里边会谈到我们讲过一本书叫《终身成长》。为什么《终身成长》跟这句话有关系呢?就是那个或曰的那个人是一个固定型人格的人。固定型人格的特点是什么呢?他老喜欢评判,老喜欢说这个人行,那个人不行,这件事丢脸了,那件事成功了。他生活在评判与被评判之中。所以他做事不是考虑,事怎么做是对的。他是考虑怎么做能让我找到赢的感觉,怎么做能够证明我自己。一个终身成长的,成长型人格的人,他做事考虑的不是面子,考虑的不是别人怎么评价,考虑的是怎么能够把这个事做好,怎么样做这个事是对的。

所以孔子那时候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,不怕别人说闲话,不怕别人误会他。甚至就算误会了也没关系,那太庙里的真的每件事你都知道吗?也未必吧。所以知道的再确认一下,不知道的再问一下,对于你来讲其实并没有损害,只不过是让你能够把这个事,做得更加准确。所以当你有着终身成长的心态的时候,你才能够像孔子一样做到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。

孔子也跟子路曾经讲过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。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。你知道了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个才叫作求知的态度。你说这句话重要不重要,这就是我们说《论语》当中,那种支柱性的话语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。

接下来我选的第七句话,这个话是我原来讲课的时候经常引用的一段话,就是讲到幸福的时候,你就会提到这一段“子曰: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这句话太有智慧了。就是我不相信孔子见过所有的人。但是他就能够这么准确地总结出来很多人的特点。他说一个“不仁”的人,不可以久处约,也不可以长处乐。

我们有一本书叫《幸福的方法》,告诉你什么样的人能够幸福。你就发现有一种人是溺水型人格的人,溺水型人格的特点就是他每天都好像被人摁在一个水缸里边一样,说你忍着点,过了这段就好了。等你考上大学就好了,等你工作了就好了,等你干吗就好了。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家里边就是传递着这样的价值观,你上了大学,我就不管你了。

所以你会发现他处在约当中的时候,他摁在水缸里的时候,他肯定不快乐,不可以“久处约”。冒出头来,说我终于考上大学了,他快乐不了几天,他也不可以“长处乐”,长处乐的时间长,他也会焦虑,他也会痛苦。为什么?因为底层的价值观错了。而反过来,一个仁者,就是一个价值观很正确的人,一个有着正确的底层逻辑的人,既可以“久处约”,也可以“长处乐”。

像孔子在绝粮于陈蔡的时候,子路愠见,说“君子亦有穷乎”,说君子也能够穷成样子吗?然后孔子弹琴,说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”,君子就算是在这种穷困的环境之下,我也能够安然自守,我可以过我自己的日子,我可以弹琴、唱歌,等着有吃的。然后“小人穷斯滥矣”,小人一旦到这种穷困的环境,就无所不用其极了。

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?就是仁这件事,是一个孔子所描述的,一个人的最高境界。就是当你能够达到一个仁者的时候,你是通达的。你是基本上各种事都想明白的一个人。一个人如果各种事都想明白了,而且对外在的环境是敏感的,是能够感知到自己跟他人身上的幸福与不幸的。当你能够有同情心,能够有共情能力的时候,你会发现快乐,可以坦然地享受快乐。

有钱了,赚钱了,住大房子了,没问题,我可以坦然的地享受。我不会以此为骄慢,我不会说我住了大房子以后,我连路都不会走了。我有了钱以后,跟别人说话的语气,我都变得不一样了。那就叫作不会生活,一个会生活的人,有钱,地位高,他照样可以安之若素。同样的道理,这种人穷了,生活在底层了,甚至生活在集中营里边来的时候,他依然能够平静地对待自己的生活,平静地对待周围的人。因为他的内心足够的细腻,他已经找到了从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点点滴滴寻找乐趣的这种能力。这就是幸福的方法。

所以幸福从来都不是某一种状态,幸福是一种能力。那为什么一个“不仁者”不可以久处约,也不可以长处乐呢?因为一个不仁的人,他没想明白,他没有通达,他把幸福和外在的环境对应起来。他以为有钱了才能幸福。你看,如果一个人以为有钱了才能幸福,那么导致的结果是只要他处在约束当中,处在糟糕的环境当中肯定不幸福。因为我就想要出头,对吧。我想要赚钱,这样努力。

然后等他真的努力赚到了钱以后,他又把没人关注,放松,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在海边坐着,把那个东西当做幸福的标准。他把所有幸福全部都建立在外在条件的变化之上。所以约也好、乐也好,他都不会满意。没有一个环境会让他开心。

因为外在的环境总是多变,只有在我们内在去寻找,我们才能够知道说,有钱也好、没钱也好;顺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我都能够安之若素,我都能够开心。因为开心本身是一种能力。

所以孔子说“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”。“仁者安仁”什么意思?一个仁者,他真正安处的地方,根本不是外在的环境,是他内心的境界。他内心当中有仁的境界,他在哪儿都能待得住。这没关系的,外在的东西它都是幻化出来的,对他来讲无所谓。

“知者利仁”,一个聪明的人,一个有能力的人,他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份仁德,去做更多的事情。所以把知者和仁者结合在一起,这个人内在又能够安详,外在又能够做事。这就是孔子的理想人格。所以如果你听完这段话以后,如果你可以反思的话,你会觉得怎么都不舒服是这么回事,没房的时候觉得买了房肯定就好了吧,没孩子的时候觉得有了孩子就好了吧,没结婚的时候觉得结了婚就好了吧。最后发现好像都不怎么好。就是有了房子,有了家庭,有了孩子,有了汽车,还是不满意。原因就是这句话,答案就在这儿。

所以这句话要理解它的话,去读我们讲过的一本书叫《幸福的方法》,你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孔子所说的这句话。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“仁”也有一层含义,就是感受。然后“不仁”就是麻木。

什么是幸福?幸福就是你对幸福的感受力,就你能够感受到幸福,你才能够拥有幸福。你外在的东西再多,你的内心是麻木的,你永远都会觉得自己不舒服。就是这句话的真义所在,多重要。你看,这是第七句。

第八句话,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我选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力度,就这句话你能够看出孔子很少说狠话,很少说那种喊口号的话。“任重而道远”那样的话那是曾子说的。

但是这句话能够显示出,孔子心中的那种大丈夫气概。他其他的话说得都太低调了。这句话相当不低调,孔子说什么呢?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,大家都想有钱,都想有地位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假如你让我获得富与贵,不符合道。你比如说你让我去贿赂南子,让我能够提拔,让我去为虎作猖,我能够提拔,或者让我去跟着那些造反的人一块儿造反,我能够混个一官半职,不做。

“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”,贫穷、低贱,这是大家所讨厌的东西。但是“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”。就是如果我要做一些违背道的事,去改变贫贱的状况,我不做。然后“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”,如果一个君子离开了仁德,你要那么大的名声干什么?

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”。就是君子在吃一顿饭的功夫之间,你都不能够违反仁德。吃饭往往是修行。你看在餐馆里边吃饭的时候,有的人他平常,跟其他人在一起可以,上菜慢了他就生气,这就叫作“于终食之间违仁”。对服务员发脾气能干吗?就是能显示自己的地位,我别人欺负不了,我还能让你给欺负了。所以这种状况之下就是你吃一顿饭,显示出你的本性。

“于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”。当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候,当周围的这些压力变得巨大的时候,我也依然要如此坚持。就是孔子所说的这一段话,很有可能就是在他颠沛流离的时候。在孔子周游列国,绝粮于陈蔡被围困的时候,他要鼓励自己的学生,说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”。

所以古人讲“慎独”是很重要的精神。就是一个人,你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,显示出你的人性,显示出你关怀社会,做了很多什么环保的事为哪儿捐款,这都没什么了不起。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你一个人的时候可不可以保存你内心当中的这份正义感,能不能够对自己有所要求。

那天许倬云先生接受采访,就讲当年他在抗日战争的时候,看到大家在逃亡,往大后方撤退的时候,就能够看到那时候的中国人,是真的扶老携幼。然后遇到拥挤的地方,都是让女人和孩子先走,老人家今年90多岁,讲到这一段的时候眼泪直流。他说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,那就算是造次颠沛了,已经开始逃难了,后边有飞机在轰炸。在时候依然保持着内心的仁德,“无终食之间违仁”。所以在我们平常风轻云淡的时候,你表现得修养很好,这是一种状况。

但是,如果你遇到了特别糟心的事,遇到了很大的压力,遇到了打击,遇到了矛盾,甚至遇到了危险,在这一刻你还能不能够依然保持着你的淡定,保持着你的仁德,保持着你对别人的关心。这就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君子的非常重要的时刻。

所以子曰,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要把这一段理解清楚的话,大家可以听听我讲过的《王阳明哲学》,还有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》,就你会发现这两位

经常会面临到造次和颠沛的状况,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这种仁德和修炼。

接下来第九句话,这是孔子也会发牢骚的一句话,就让我们看到孔子可爱的一面。子曰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,从我者其由与?子路闻之喜,子曰:“由也好勇过我,无所取材。”子路在孔子面前永远吃瘪。他总是被孔子拿来打趣,子路是一个相对比较莽撞的人,快言快语,特别喜欢动不动“子路不悦”,在孔子面前老表现自己不高兴。

孔子有一天突然感慨什么呢?说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”。我这个道估计是推行不了了,我这个道如果推行不了的话怎么办?我就驾一艘小船,我就漂到海上去了。“乘桴浮于海”。你看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,有一次喝醉了酒写的词,说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”。其实就是接续了孔子所说的“乘桴浮于海”的志向。不行我就驾个船我就漂流去了。

然后孔子说我坐着小船我出海。因为孔子在山东,山东那边离海比较近。出海,“从我者其由与”,能够跟着我一块儿漂洋出海的,可能就是子路了。子路一听很高兴,子路觉得你看孔子说,他要“乘桴浮于海”就带我一个人,子路闻之喜。然后孔子一听说子路高兴,孔子就打击他,子曰:“由也好勇过我,无所取材”。我带他主要是当个保镖,这个人好勇过我。他比我厉害,打仗厉害,其他的无所谓,没什么厉害的,这是一段打趣的话。

那为什么我会觉得这句话大家应该知道?它属于二十句里我挑出来,觉得应该跟大家讲讲的。你会发现孔子也有弱点,孔子也不是一直刚强,孔子也不是说我永远不会难过,永远不会失望。他也有这种难过失望的时候,直面它,讲出来就好了,甚至用一点幽默。幽默是最好的强心剂。

如果你在生活当中,觉得苦恼,觉得愤怒,觉得困难巨大,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儿,其实最有效的补充的方法是幽默,拿自己开开玩笑,自嘲。自嘲好过嘲笑别人,嘲笑别人叫尖刻,嘲笑自己叫幽默。

所以这孔夫子就是在拿自己打趣,说不行我就坐着小船我就出去了,带着我的子路,子路能给我当保镖,这么一段显示出孔子的特别可爱、人性的这么一面,圣人也是有可能会发牢骚的。所以乘桴浮于海,已经成为了很多知识分子的退路。有好多知识分子不行就说孔子都讲了“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”的。这是孔子和子路之间的一段对话。

然后第十句话很有意思,这个是来自于一个一直被错误理解的成语。子曰:“宁武子,邦有道,则知;邦无道,则愚。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”我们经常有一个词叫愚不可及。当我们说愚不可及的时候,我们是在骂人,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太笨了,愚不可及。但实际上愚不可及是什么?愚不可及是赞叹。孔子在赞叹宁武子这个人。

宁武子是一个卫国的大夫。就是这一篇里边,孔子点评了很多卫国的大夫,说宁武子这个人“邦有道则知”。就是如果国家政治清明,国家的国君很明白道理,是一个好的皇帝。那么他就聪明了,他一下子变得很聪明,他有很多主意,有很多创意,可以提很多建议,要愿意干活。

“邦无道则愚”,如果国君一昏乱。然后朝廷的氛围一变化,奸臣当道,这种局面一出现,他就变傻了,宁武子就立刻装傻充愣,就好像什么都不会一样这种状况。然后孔子感叹什么呢?“其知可及也”,他聪明的时候那个状态,我觉得我能做到,我跟他差不多,我也是一个有创意,愿意提建议的这么一个人。“其愚不可及也”,就他能装傻充愣这件事,我这辈子估计是学不会,这是一种感叹。所以你就会看到宁武子这种人,其实有点像道家一派的人物。就是他可伸可缩,能屈能伸。

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的作者塞林格好像讲过一段话,很有意思。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标志是什么。年轻的标志就是你愿意为某种事业去死。年轻,愿意为某种事业献身。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?成熟的标志是你愿意为某种事业而苟活。你为了做这个事业,你愿意活下去。这是塞林格的这个话。其实在宁武子身上就能看得到。他不是不想干活,他不是不愿意做一个好的大臣。但是要看皇帝。“邦有道则知”,我就愿意干活了。“邦无道”,我就装傻充愣,我先混过这段再说。等到我能说话的时候,我再说。

所以孔子感叹说“其知可及,其愚不可及也”。愚不可及就从这来的,这里边我们有一本书可以联想到这儿,叫《钝感力》。宁武子这个人肯定是钝感力很强的。如果你缺乏钝感力,你不能够把自己好好地保护起来的话,那可能生活中各种小刺激,都会让你豁出命来跟对方拼了。那一旦一拼,可能你这事业就没法做了。

但是你要能够感受到说,活下去很重要,我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,然后我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。其实在家庭当中也一样,我们讲亲密关系的时候会觉得说,两个人其实是要首先处理好自己内心的伤痛。

这时候你才能够和另外一个人,很好地一起生活下去。这里边需要什么呢?家庭生活就需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你得学会“愚不可及”。如果你在家庭当中永远很精明,有任何问题你都要做反应,你这是不尊重我,你心里还有我吗?你把我当个什么人,那值得挑剔的事实在太多了,那就没法过了,所以“子曰:宁武子邦有道则知,邦无道则愚,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”。

第十一句,这是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,课本里边就曾经收到过的这一句,叫“贤哉回也”。子曰:“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,贤哉,回也!”孔子对颜回的爱是溢于言表的。他总是夸奖颜回,他说颜回这个人真好。好在哪儿?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,“一箪食”就是用草卷成一个容器,就去装点糙米饭这么吃。然后“一瓢饮”,拿一个破瓢舀水喝,肯定是没有酒了,就拿瓢,连个碗连个杯子都没有,就这么穷。

然后“在陋巷”,住在这种贫民窟里边,就在最简陋的那种地方。“人不堪其忧”,就是没有人能够忍受这种糟糕的状况。所有人见到颜回这个样子都担心,说这孩子这能行吗?“回也不改其乐。”你看到吗?就是颜回不是凑合过,颜回不是说我忍着点,我将来我要搬到大房子去,没有。“回也不改其乐”,颜回住在这样的地方,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,他依然很高兴。

所以孔子说“贤哉,回也!”请注意,孔子称赞的,不是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,孔子并不是号召大家都去过穷日子,说这种就叫好。孔子称赞的是颜回在这种情况之下依然很开心,这才是重点。我们讲过几本书跟他有关,比如说《次第花开》,比如说《正念的奇迹》,这都是关于人生修为的书。

你知道人的快乐至少有三个境界。第一重境界是战胜了别人的快乐。别人房子小你房子大,你快乐;别人的车子不如你好,你快乐了。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快乐,叫作我战胜了别人的快乐。大家衡量一下,我们很多快乐来自于这个。

第二层次的快乐,是我战胜了自己的快乐。就是我在不断地进步,我不跟别人比,我跟之前的我比,你看我在不断地进步,我越来越好了。所以我快乐,这是第二个层次的快乐。看起来比第一个层次要好一些。

第三个层次的快乐是什么呢?无条件的快乐。你想想看如果你非得战胜了自己,你才能快乐,你人生的后半段怎么过?人生总是走到高峰,然后开始走下坡路,你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,你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了,精力也不济了,长得也越来越难看了。这时候你一天不如一天,难道你后半段都要生活在痛苦当中吗?

所以无条件的快乐,意味着正念充满,mindfulness(正念)。就是你时时刻刻,都能够跟当下产生联结。你摸这个杯子能够仔细地体会这个杯子的质感,喝这杯水你能够知道这杯水的温度,这个水的口感。

子曰:“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孔子连续称赞两遍了。我们得知道快乐是一种独特的能力。这种能力需要我们修炼,这是可以通过读书,修炼,学习,来慢慢体会得到的。否则的话,我们会陷入到一个错综复杂的兔子洞当中,永远出不来。因为你要从外在的环境当中去寻找快乐和美好,它会有无穷无尽的挑战和烦恼。

接下来第十二句。第十二句是关于学习的一个三重境界。他说“子曰: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”,为什么这句话很重要,这个就是我们讲过的一本书叫作《心流》。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讲《心流》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做这样一个长期的实验和观察,在每一个人身上装一个BP机(传呼机)。然后随时问你说你此刻的状态什么样,你马上汇报,我现在在做什么,我的心情如何,这么登记下来。然后做了几千个人的长期跟踪以后,发现人们总有在一些时候是完全忘情的,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在做什么。但是非常专注地开心地做这件事。这个时候人们往往最开心。

他并不是拿到奖金的那一刻,而是比如说,在努力地跟一个棋逢对手的人下棋的那一刻,在做一道很好吃的菜的那一刻,然后或者是在家里边专注地打扫卫生的那一刻,他能够获得这种心流的感觉,这种快乐的感觉。这就是真正的“好之者”也,你真正的喜欢一个东西。

所以在《心流》里有一句话,说得特别有意思,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情觉得无聊,往往不是因为事情的问题,而是因为你做这个事的方法不对。如果你做这个事的方法足够投入,你会发现,就连煎鸡蛋这么一件简单的事,都能够煎出乐趣来,这就是心流,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”。

一个简单的“知之者”,知道这件事的人,他是口头禅,他就是嘴上都能说,各种事他都了解,都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。但是“好之者”,这个是想要研究这件事情的人,想要努力地钻研这件事情的人,他可能在内心当中有一股力量,去驱动他做这个事。而“乐之者”,是完全沉浸在事里的人,就是不需要外在的力量推动,同样是梁漱溟先生讲的“不找”的东西。你看知之者和好之者都要找,都要有力量,乐知者不需要。这是第十二句。

第十三句,我选了一句很简单的话,叫作“子于是日哭,则不歌”。这句话为什么我特别喜欢把它讲出来?这句话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,没有通读过《论语》的人,往往不知道这句话。“子于是日哭则不歌”,孔子如果在今天哭过了,他今天就不唱歌了。你从这句话当中能够看到孔子每天的生活状态。他是开开心心的,他每天都是很活泼的、高兴的这种乐天派,每天嘴里边都哼着这种音乐。

孔子是个音乐家,他也很喜欢音乐,“在齐闻《韶》。然后三月不知肉味,余音绕梁”。他回去听了《韶》乐,觉得这音乐也太美好了吧,三个月吃饭都没味,“三月不知肉味”。所以怎么能够有这种平常的状态,就是你平常都能够处在开心的状态当中,心流的状态当中。

这里边给大家推荐一本书,叫作《感受爱》。其实我们生活当中都不缺爱,我们一定有很多人爱我们,有很多普通的感动。就好像我们同一个公司里的人,给你买个盒饭,你不觉得这是对你的关怀吗?但是假如你没有了感受爱的能力,你就不会体会到这种快乐。

但是你知道感受爱的能力是怎么来的?这个有意思,感受爱的能力是来自于你的压力足够小。你说孔子面临那么多的问题,他怎么会压力小呢?各位,中国古人讲叫“以理化情”,孔子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了。孔子参透了,他是合于道的。所以当一个人,真的懂了这么多的道理以后,他的压力状况就小多了。他没有把所有的名利权情,当作是自己追求的目标,给自己施加无穷的压力,所以他压力小。压力小才能够哼歌,才能够吹口哨,才能够开开心心的。所以“子于是日哭,则不歌”,这是看他的平常状态。

另外,就是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要参加葬礼?孔子说孔子最讨厌那种人叫“临丧不哀”。你真的去参加葬礼,你都没有发自内心的痛苦,你没有发自内心的难过,这时候你哭都是假的。假哭的状态孔子受不了,叫“临丧不哀”。孔子如果是真的今天哭了,一天没心情唱歌,他是真的把自己的心交出去。他是真的在为葬礼的人在难过,这是礼的一部分。所以真心的哀悼,也是很正确的。就是哀悼的时候你也真心,开心的时候你也真心,说明什么呢?你在投入地生活。

假如一个人去参加葬礼,也觉得好像没有那么难过,就那么凑合吧,体会不到那种感觉。这是一种麻木的状态。他没法投入地生活在其中,他不完整。这种感觉,我们在很多本书里面都提到过,比如说《幸福的陷阱》,比如说《内在动机》这样的书,让我们知道说一个人完整地生活,才有可能活泼,才有可能真实。所以“子于是日哭,则不歌”,这是我选的第十三句话。

第十四句话是关于人生修养的一句话,很有名。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孔子说仁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吗?真的离我们很远吗?我只要想要它,它立刻就到了。“我欲仁,斯仁至矣”,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在哪儿?就是世界上所有了不起的东西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叫作既难又不难,这就是这句话带给我们的特点。

你比如说我问你,爱这件事难不难?你爱一个人难不难?那我们觉得说爱是本性,爱是本能,我对我的孩子的爱,这怎么可能难呢?我很爱他。你看有多少父母把孩子爱坏了,有多少父母根本不会爱孩子,把孩子爱得特别痛苦。所以爱这件事,既难也不难。孔子说“我欲,仁斯仁至矣”。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真心想要仁的状态,这一刻仁的状态就已经到了。

第十五句话是来自于曾子的话,在泰伯这一章当中有曾子的很多话。因为《论语》本身就是孔子的弟子们一块儿总结出来,所以这里边有很多可能是曾子的学生。曾子这句话说得非常棒,这是能够给我们内心带来很大力量的话。他说,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孔子评价曾子说:“参也鲁”,曾参这个人,不够聪明,笨笨的。但是就是这个笨笨的人,能够说出“吾日三省乎吾身:与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这样的话。同时他也能够说出“士不可以不弘毅“这样的话。

什么叫作”士不可以不弘毅“?一个人的格局不能够太小,你要想成为一个士,你必须得有一个大的格局,就是宏大,广博。你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和梦想。你像我们做一个企业,无论你企业多大,一开始三四个人注册一个公司,你也要有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,这就是弘毅的这种态度。所以“任重而道远”,你得知道每一个人,当你有志于仁的时候,一定是“任重而道远”的。

为什么呢?他说:“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”,你想要推行仁道这样的东西,你想让更多的人走进仁的状态,这难道不够重吗?然后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”,你做这件事做到什么时候,别给自己设定什么退休的年限,我打算多少岁退休,退出江湖什么的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你根本退出不了。所以,你要知道”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”。你这件事一定要做到,最后要离开人世的时候,这难道还不够远吗?你知道曾子最后死的时候,让别人说“启予手”,把我的手抬起来看看。然后“启予足”,把我的脚抬出来看看。然后看完了以后说,从此以后我才可以放心了。为什么?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得毁损。”曾子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,他说我的手和脚还都在,你看我为我的父母保存到今天了。从今以后,我才可以不用考虑这件事,我要死了,我还考虑这个干吗?那就才到了人生最后的终点。

所以这句话拿来给我们自己鼓励。就是让我们自己知道说,你得有使命。这里边有一本相应的书就是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。每一个人的人生一定都有意义,只不过是你自己不知道。甚至你这一辈子,可能都没有找到那个意义。但是你也得相信这个意义一定存在,这就是那本书的主题。

然后还有一本书是《悲剧的诞生》,就是我和周国平先生对话,谈尼采的《悲剧的诞生》。这里边就讲说人到底有没有意义。哲学家天天在问,我们的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。周国平先生说,人可能是真的没有意义。但是寻找人生的意义,这件事情本身就有意义。我们讲过一本书叫《哲学起步》。邓晓芒教授讲走着瞧,你要慢慢地活出你自己来。所以,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这是第十五句话。

第十六句话叫作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,这个是孔子说的。子曰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”为什么这句话我拿出来讲?因为这句话特别容易引起歧义,这句话知道的人很多,咱们大家现在说这句话,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说?在推卸责任的时候说,这个事不归我管。为什么?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,所以别找我。这是大量的人理解错了这句话。

。。。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zhjs8000@yahoo.com